EP221 脾氣收住,福氣自來
遇上一些的惡行或者看不順眼的事,不要親自出馬當「救世主」,因為你的能量不夠,只會成為犧牲者。
遇上阻礙最智慧的做法是「繞道而行」,而不是把他鏟掉,假如遇上傻子,你就讓他變成大傻子,假如遇上惡人,你就幫他一把,讓他變成大惡人,他不就自取滅亡了嗎?
EP221 脾氣收住,福氣自來
遇上一些的惡行或者看不順眼的事,不要親自出馬當「救世主」,因為你的能量不夠,只會成為犧牲者。
遇上阻礙最智慧的做法是「繞道而行」,而不是把他鏟掉,假如遇上傻子,你就讓他變成大傻子,假如遇上惡人,你就幫他一把,讓他變成大惡人,他不就自取滅亡了嗎?
EP220 篩選
不是所有你認識的人都值得留下,那些只會不斷消耗你的情緒的人,都是該刪除的人。
例如某個朋友只帶來負能量與抱怨,甚至影響到你的日常心情時,請把他拉黑,果斷地在社交平台或生活中拉開距離。
EP219 「藏鋒守拙」的人生哲學
真正值得炫耀的,從來不是那些轉眼即逝的外在光環。房子、車子、職位、乃至於姣好的容貌,它們都屬於「可被取代的」。
人心難測,過度的張揚,必會招來災禍。俗話說「不怕賊偷,就怕賊惦記」,就是在提醒我們要低調,別把有心之人引來身邊。
EP218 緣聚不強求
將「無常」與「放下」應用到人際相處,就是:「我對你好,是因為我願意,而不是非你不可。」
關係要輕鬆,秘訣在於將付出視為自我價值的展現,而非交易籌碼。我對你的好,是我內心善意的自然流露,是「我想」做,而不是「要你」回報。
EP217 避禍指南:專注自身與修口
抽離評判: 不對他人行為妄下斷語。看不慣、聽不慣,就選擇迴避。別把自己投進他人的因果,這是避免災禍的首要原則。
口說善言: 禍端始於惡語。務必多說好話,多讚美他人的良善。語言的自律,是切斷災禍源頭的關鍵。
EP216 主導人生的邊界與尺度
你,真的主導自己的人生了嗎?還是習慣將自己的感受,默默排在別人眼光之後?你是否常因心裡「不好意思拒絕」,就讓自己陷入身心委屈的境地?
真正的正向思考,是從善待自己開始。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:你的需求,必須放在第一位。拒絕不合理的要求、拒絕不想做的事,不是冷漠,而是清醒的自我邊界。
EP212 「對你不再有感覺」才是上策
以惡制惡的報復,只會釋放你內心的惡魔,這惡魔一旦放出來,就不可能收回和控制,於是你成為情緒的奴隸,最終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,這代價划不來。
恨意源於「在乎」。你太在乎他,這等於你將自我的一部分價值交付給了對方,賦予了他傷害你的能力。
EP211 知道自己「不知道」是一生的功課
有沒有發現,身邊總有人稍微會了一點,就開始當專家了?到處批評,彷彿他自己就是業界權威。
最大的無知就是「以為自己知道」。為什麼最容易翻車不是新手反而是老手?就是因為那股「我超懂」的自大心作祟!
EP209 轉念
小時候,我讀這則老婆婆的寓言故事,只覺得有趣。年紀長了才發現,這故事含金量極高。
老婆婆為賣傘、賣布鞋的兩個女兒日夜操心。晴天愁傘賣不出,雨天愁布鞋賣不出,每天愁眉苦臉。某天,老和尚見到她的狀況,就跟他說:晴天,大女兒的生意好。雨天,小女兒生意好,等於天天都賺錢。老婆婆的焦慮立馬煙消雲散,笑顏常開。
EP207 不改變別人
當你對不認同的人事物產生「厭惡」時,其實你已踏入共業的泥沼,這也是能量內耗。例如總愛批評看不順眼的事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線與屬性,你用不著去干預,當你介入了,你的潛意識會為此揹負更多的負能量,承擔原本不屬於你的因果。
EP205 太超過就會變災難
任何優良的品格,都需要一股相對的力量來「制衡」,否則就成了負能量。
清高若無寬容,成了孤傲。善良沒帶鋒芒,就會被人欺負。仁慈若乏果斷,即成軟弱。強大,必須伴隨敬畏,才不會變成暴力。富有,更需節儉為基,否則必然奢靡浪費。尊貴需要謙卑,才不會傲慢。
EP204 放心躺平
我們的身心健康,常在「他人眼光」的壓力下悄悄耗損。
你是否曾為了證明自己「夠努力」,而壓抑了想休息的渴望?明明工作得不開心,想離職、只想待在家,卻又害怕被貼上「怕吃苦」的標籤?